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展开分类
收起分类

2024金年会:教授带你看专业

2025-01-06 18:50:22

  

  陶吉利 教授,硕士生导师

  陶吉利 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中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同年保送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考取浙江大学博士,2007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

  2007年8月进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任教,2018年起聘为教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一直从事智能优化、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电源管理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出了多种基于DNA计算的优化算法,进行了神经网络、模糊系统优化、DC-DC系统设计、混合能源管理、RFID系统设计等问题的深入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和2项重大横向项目,主参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重大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项;分获得宁波市第七届高校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三层次)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NIT1131青年骨干人才

  ▷浙江省机器换人专家

  ▷浙大宁波理工教坛新秀

  ▷宁波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

  ▷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Fuzzy Systems等期刊审稿人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于2001年,由浙江大学信息学院协助创建,多位浙江大学的教授先后在本专业任教。从2018年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公费招生专业,为浙江大学"立交桥"项目重点专业之一。

  专业秉承浙江大学求实精神,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成长为独具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

  该专业现有教师17人,教授4人,学科领航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16人,在校生500多人。

  专业拥有微机原理与技术应用实验室、现代数字技术实验室、电子设计实验室、通信与网络实验室、射频实验室共5个专业实验室,面积共计约1229平方米,设备价值总计约500万元。同时还有电工电子实验室为专业教学提供支持,实验室面向全院学生开放,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及工程训练的重要基地。

  1)依托浙江大学资源办学。专业聘请了浙江大学信电系虞露教授为我校“三江”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宁波校区主任、宁波理工学院院长章献民教授等为专业领衔教授。专业教师80%以上为浙江大学等985高校毕业,专业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大横向项目等高水平研究项目十余项,教师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

  2)人才需求量大薪资高。当前正是一个信息技术交叉融合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物联网、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创新应用层出不穷,极大地改变和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电子信息技术作为这些应用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旺盛,就业面大,历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薪资排名前列。

  3)开放式模块化培养方案。专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了模块化专业培养方案,所有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发展方向,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并提供适合个体需求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各取所需,各尽其能,自由发展,各具特色。

  专业基础课程: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工程图学基础等。

  专业主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针对目前信息电子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经过论证和优化配置,主要面向三个方向开设课程:(1)智能感知;(2)网络与通信;(3)集成电路设计。

  专业方向课程:

  (1)智能感知:数字图像处理、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

  (2)网络与通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与网络安全、无线传感器网络;

  (3)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专业特色课程:

  (1)信号与信息处理类:数据分析与算法设计、语音信号处理、信息、控制与计算、嵌入式系统设计;

  (2)网络技术类:物联网应用、RFID技术应用、手机APP开发、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网络编程技术、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卫星通信等;

  (3)微电子制造工艺、微电子机械系统、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系统设计、片上系统设计、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技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

  1. 工程知识:具有从事电子信息专业领域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物理、工程图学基础知识,具有电路与电子线路理论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工程理论与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描述和分析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进行实验验证,以获得对相应复杂工程问题的深刻认识并得出有效结论。具有资料查询、提取、整理、分析和归纳能力,以便为问题分析过程提供有益参考。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满足智能感知系统需求的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通过设计性实践环节检验设计的合理性。能够在设计环节中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在分析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新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提炼、归并处理和拓展,开展有针对性的建模、仿真与优化研究,设计创新性实验,获取、分析处理、解释数据;通过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理解各种现代工具在测量、模拟和预测复杂工程问题方面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因实施解决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电子信息领域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了解国家有关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变化,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专业技术领域沟通和交流、竞争与合作。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对电子信息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规律有明确的认识,并进而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工科专业,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和英语等,对应高中阶段的数学、物理和英语,和高中时期的课程有较紧密的衔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所有课程都是有章可循的,学生理解了基本原理后,做实验、做作业,按照步骤做,都能完成指定的任务。

  该专业实行导师制,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你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你可以课前、课后、课外任何时候找专业教师询问、讨论。

  社会生活中涉及各种信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产生、传递、处理、接收方面的问题通常都由电子系统来实现。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是解决如何运用专业知识,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可行的工程手段来解决现实问题。例如,目前十分热门的自动驾驶问题,就涉及到图像信息的高速采集,利用高效的算法进行分析处理并作出正确裁决,驱动相应的设备以控制油门、刹车,档位等来实现避障、错车、超车、转弯、调头、泊车等功能,其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电子电路、软件算法和通信技术的综合运用,利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学的内容就可以很好的以系统的观点来解决此类工程问题。

  1)考研升学。每年大约有10%左右的学生考研深造。近年来该专业多位同学考取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

  2)出国深造。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与美国硅谷大学、英国女王大学等国外大学建立有联合培养机制,学生可以在三年级就出国到对方学校学习,完成学业后,大部分学生继续在国外大学读研究生。学生亦可直接联系报考国外其他大学,近年来多位同学成功申请到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美国东北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每年大约有10%左右的同学出国深造。

  3)企业就业。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极大,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通信及物联网,以及各类互联网终端应用的行业企业,都离不开本专业。根据第三方麦可斯调查报告数据,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薪资一直名列前茅。

  4)报考公务员与相关事业单位。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完全依赖于该技术,因此毕业生除了在技术企业就职外,还可以报考相关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管理和创新服务等工作。

  一般来说,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比较多,大多数人并不陌生。但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深入认识有部分人存在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电子信息工程不但涉及到硬件,也涉及到软件,通常是以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视角中,通常会涉及电子信息系统、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的交叉和综合运用,毕业生能够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嵌入式系统、自动驾驶、网络通信、芯片设计、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和智慧工厂等领域电子系统、设备和软件的设计、研发、运营、管理和服务等。

  目前该专业组织参加的学科竞赛有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机器人设计竞赛、大学生智能小车竞赛、无人帆船竞赛。该专业学生曾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多次斩获省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胡超 三江学者特聘教授

  胡超,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电气工程系博士,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三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二级教授。

  主要从事机器人控制、机器视觉和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主持科研项目30多项,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中科院重大专项等。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和EI索引150多篇。获奖1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SPIE 2004年度教育奖,IEEE ICIA 2009国际学术大会最佳论文奖等。申请发明专利20多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担任IEEE ICIA 2016国际学术大会总主席,IEEE ICIA 2011程序委员会主席,及多个IEEE国际学术大会的分项目主席。担任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培养研究生50多名,包括博士生7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现代科技核心学科之一;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气、电子、光电有关的工程行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育和科研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始终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技术,电机电器技术,新能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气与自动控制技术结合,软硬件结合。该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检测与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设计与调控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专业的培养方向根据毕业生就业方向分为两个模块,电机系统及其控制模块、新能源与电能变换模块。培养目标分别对应“自动化装备制造”行业和“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紧密切合“中国制造2025”关键技术方向需求。

  二、专业平台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本专业依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宁波市自动化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挂靠单位、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优势特色学科等平台。

  三、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高级实验师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专业拥有浙江省“信号检测、处理及实现系列课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装备控制与优化“机器换人”专家指导组1个,宁波市“机器换人”2个,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才1人,宁波市各类人才工程人才4人,宁波市创新团队1个,学校三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此外,还聘请浙江大学和国内外著名高校专家学者8人为兼职教授,其中学校“9211计划”学科领航教授2人、“9211计划”教学卓越教授2人,学校三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

  专业基础课程:电路,工程电磁场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专业必修课程分别有:电机控制及应用、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现代电机CAD技术、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气测量及仪表。还有20多门选修课。

  通过大学4年的本专业学习, 学生应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具有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能够以技术及管理骨干角色与团队成员一起从事工程实践活动,完成专业目标,成为具有“宽厚、复合、创新”特征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具有并应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开发与研究、运行与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本专业重视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校内有专业和学科实验室,向学生提供实践教育;同时开展综合的工程技术训练,学生还可参加学科竞赛来提升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还与20多家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宁波天安智能电网有限公司、宁波斌驰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宁波捷创技术有限公司、成功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宁波双九箱柜有限公司等建立了专业实训基地。

  本专业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浙江赛区)、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等竞赛。并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省级及以上获奖80多人次,国家级及以上获奖13人次,国际级以上获奖5人次。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很广,在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电机、电子和机器人等领域都有很大需求量。其主要的就业途径包括以下6种:

  (1) 报考各类大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 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3) 企业单位从事硬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

  (4) 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电机、电子和机器人等相关研究机构,从事技术研发,技术咨询,产品研发;

  (5) 出国留学继续升造;

  (6) 自主创业。

  近几年就业情况如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高中阶段关系紧密的课程有数学和物理。进入本专业后,要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均是在高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升的。而本专业的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理论等课程,均与高中物理联系紧密,特别是电路、电磁学、电子学的知识。此外,好的语文和外语基础也会对大学学习有重要的支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各行各业均离不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如:

  (1) 家用电器:电灯、电视、电扇、电锅、洗衣机等;

  (2) 工业电器:电动机、机车动力装置、电炉、电表、电气测量仪器等;

  (3) 楼宇电气化:空调、通风机、电梯、照明等;

  (4) 交通:电动汽车、电动助动车、车内电器、红绿灯系统、电力火车等;

  (5) 能源设备:燃煤发电机、水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等。

  马龙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龙华博士教授,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新模式重大专项2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和重点基金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3项;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40多名,博士研究生7名,合作研究博士后3名。

  ▷博士教授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博士生导师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研究所所长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工厂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 委员

  ▷浙江省装备控制与优化“机器换人”专家组组长

  自动化专业(Automation Engineering)是以自动控制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以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各种装备和系统实施控制,集控制科学、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工程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专业。自动化专业设立于2001年,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工程技术类专业之一。本专业以人工智能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应用背景,服务中国制造2025,面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培养能够在工业自动化特别是智能工业机器人系统技术及其网络控制系统领域从事分析与设计、集成与优化、开发与研究、运行与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1)本专业注重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是浙江省和宁波市的优势特色专业;围绕国家、浙江省 “宁波市‘246现代产业集群’,八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人工智能在自动化领域的深度融合,已形成智能制造技术、机器视觉与机器人应用、新能源应用与控制技术等三个主要学科方向。

  (2)师资力量雄厚,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研究所设立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所拥有专业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15人。拥有浙江省“信号检测、处理及实现系列课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装备控制与优化“机器换人”专家指导组1个,宁波市各类人才工程人才2人,宁波市创新团队3个,宁波市“机器换人”专家指导组2个,学校三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此外,还聘请国内外著名高校专家学者8人为兼职教授,其中学校“9211计划”教授4人、学校三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

  (3)拥有丰富的实践环境,为了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已经建立了10个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有天安智能等多个企业在我专业创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实践创新。

  自动化专业开设了涵盖电路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向的控制和电气方向主流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为应用型课程以及实践环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通过教师的特色科研成果带动特色课程设置,本专业开设了以机器人工程为背景的专业特色课程,包含电机与拖动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机器人机械基础与机构学、机器人传感与检测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等主修课程

  以智能机器人工程为应用背景,培养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自动化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具有分析和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宽厚、复合、创新”特征的自动化领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4年左右,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在工业自动化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控制领域从事控制与设计、集成与优化、开发与研究、运行与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自动化专业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专业构建了“实验教学、专业实训、科研训练、产业实践”四维一体的递进式、全学程实践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突出自动化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并安排学生全方位参与到教师团队的智能装备自动化领域研究课题,申请国家或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完成一定量的科研创新训练,或

  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计划立项、实践教学活动积极性高涨。几年来,学生获得省大学生新苗计划项目3项;获得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东区和浙江省各级各类奖项24项(其中二等奖6项);参加首届长三角创新创业及大学生创业设计计划比赛获特别奖1项;参加浙江省“挑战杯”比赛,获得浙江省“挑战杯”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宁波市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发表论文、获得授权专利的人数保持稳定,年均5篇(件)以上。历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研和学科竞赛活动人数超过70%,获得学校以上学科竞赛奖励人数超过20%。

  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较广,在自动化、电子和IT等领域都有较大需求量。其主要的就业途径包括以下6种:

  (1) 报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 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3) 企业单位从事生产过程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和管理、自动控制、自动化仪器仪表软硬件开发及测试工作;

  (4) 自动化、电子、IT类相关研究机构,从事技术研发,技术咨询,产品研发;

  (5) 出国留学继续升造;

  (6) 自主创业。

  截止目前,共有15届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自动化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以及就业率在学院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如杭州富士制冷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连续多年来学校招聘。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